English

科研需要长期积累

2001-01-15 来源:光明日报 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邹承鲁 我有话说

自然科学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经常在一段平稳发展的时期之后,会出现一件重大突破性贡献给有关领域带来一个飞速发展时期。由于这一突破性进展给这一领域所带来的机遇,往往会有大量工作者涌入,从事类似工作,因此,这一突破性进展就发展成为某一领域在一个时期内的热点。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突破性进展常常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工作积累的结果。不用说佩鲁兹和肯特鲁关于蛋白质晶体结构分析的工作是经过长期努力才开花结果的,就是沃特森和克里克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重大突破,看似突然,实际上,如果没有剑桥关于X-射线衍射研究的几十年积累,和威尔金森等人关于DNA衍射数据的收集,这一突破也不可能从天而降。

我们都读过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阿基米德原理和牛顿在苹果树下的故事,即使这些故事是真的,现代科学也已经不是阿基米德和牛顿的时代了。不是靠灵机一动而取得重大突破的时代了。现代科学的每一个重大进展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需要长期工作的积累,有时是个人工作的积累,有时甚至是一个研究集体几代人长期工作的积累。

一件重大突破性贡献发表之后,引起大量有关领域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并进入这一领域工作,造成一哄而起的局面,这在国际上也是常有的事。当然我们应该看到,一些热点领域对于科学长远发展有其内在的重要性。因此,对于一个国家科学发展而言,从全面布局考虑,对追踪热点的工作给予支持也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一件突破性贡献发表之后,一些较为重要的后继性工作,往往已经在同一研究集体,或有密切关系的研究集体中进行酝酿或者已经在积极进行,并且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就会陆续发表。外来者,即使急起直追,也已经落后了一个位相,最多也只能拾取一些残羹剩饭而已。

热点的形成既有其必然性,反映了某一领域在某一时期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也有其偶然性,何时发生,在何处发生,由何人完成,都有一定的偶然性。总体说来,突破只能发生在有充分准备的研究集体或个人。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发扬优势的重要性,对我国已经形成优势的工作同样给以必要的支持。一个研究集体或个人,都需要在研究上有所积累,形成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优势。在时机成熟时,这一优势就可能转化为突破。正因为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性工作需要积累,因此把对领导干部的年龄限制推广到科学家,是十分有害的。1999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多在六十岁以上,三位医学奖获得者全部在七十以上,都是经过了多年的工作积累,才取得今日的成就,如果强迫这三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在六十岁退休,切断他们的研究工作,他们就不可能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了。

邹承鲁,江苏无锡人。1923年5月17日生。1945年西南联大化学系毕业,1951年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室主任、所长等职。1980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邹承鲁长期致力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在英期间,曾首先发现纯化的细胞色素c在线粒体结合时性质的差异,证明细胞色素b与琥珀酸脱氢酶不是同一物质。回国后与王应睐及汪静英合作纯化了琥珀酸脱氢酶,并发现其辅基为与蛋白共价结合的FAD。对呼吸链及其他酶系也进行了一系列工作,为我国酶学及呼吸链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58年以后,参加发起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并负责胰岛素A及B链的拆合,成功解决了胰岛素硫硫键的拆开和重新形成有活性胰岛素这一当时国际上未能解决的难题,为我国首先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作出贡献。在酶学研究等方面也获得突出成果。60年代初,他又回到酶的工作,所确立的蛋白质必需基团的化学修饰和活性丧失的定量关系公式和确定必需基团数的方法已经为国际上广泛接受和采用,并被收入一些教科书和专著,公式及方法分别被称为“邹氏公式”、“邹氏作图法”。

自然科学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经常在一段平稳发展的时期之后,会出现一件重大突破性贡献给有关领域带来一个飞速发展时期。由于这一突破性进展给这一领域所带来的机遇,往往会有大量工作者涌入,从事类似工作,因此,这一突破性进展就发展成为某一领域在一个时期内的热点。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突破性进展常常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工作积累的结果。不用说佩鲁兹和肯特鲁关于蛋白质晶体结构分析的工作是经过长期努力才开花结果的,就是沃特森和克里克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重大突破,看似突然,实际上,如果没有剑桥关于X-射线衍射研究的几十年积累,和威尔金森等人关于DNA衍射数据的收集,这一突破也不可能从天而降。

我们都读过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阿基米德原理和牛顿在苹果树下的故事,即使这些故事是真的,现代科学也已经不是阿基米德和牛顿的时代了。不是靠灵机一动而取得重大突破的时代了。现代科学的每一个重大进展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需要长期工作的积累,有时是个人工作的积累,有时甚至是一个研究集体几代人长期工作的积累。

一件重大突破性贡献发表之后,引起大量有关领域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并进入这一领域工作,造成一哄而起的局面,这在国际上也是常有的事。当然我们应该看到,一些热点领域对于科学长远发展有其内在的重要性。因此,对于一个国家科学发展而言,从全面布局考虑,对追踪热点的工作给予支持也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一件突破性贡献发表之后,一些较为重要的后继性工作,往往已经在同一研究集体,或有密切关系的研究集体中进行酝酿或者已经在积极进行,并且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就会陆续发表。外来者,即使急起直追,也已经落后了一个位相,最多也只能拾取一些残羹剩饭而已。

热点的形成既有其必然性,反映了某一领域在某一时期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也有其偶然性,何时发生,在何处发生,由何人完成,都有一定的偶然性。总体说来,突破只能发生在有充分准备的研究集体或个人。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发扬优势的重要性,对我国已经形成优势的工作同样给以必要的支持。一个研究集体或个人,都需要在研究上有所积累,形成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优势。在时机成熟时,这一优势就可能转化为突破。正因为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性工作需要积累,因此把对领导干部的年龄限制推广到科学家,是十分有害的。1999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多在六十岁以上,三位医学奖获得者全部在七十以上,都是经过了多年的工作积累,才取得今日的成就,如果强迫这三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在六十岁退休,切断他们的研究工作,他们就不可能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了。

邹承鲁,江苏无锡人。1923年5月17日生。1945年西南联大化学系毕业,1951年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室主任、所长等职。1980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邹承鲁长期致力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在英期间,曾首先发现纯化的细胞色素c在线粒体结合时性质的差异,证明细胞色素b与琥珀酸脱氢酶不是同一物质。回国后与王应睐及汪静英合作纯化了琥珀酸脱氢酶,并发现其辅基为与蛋白共价结合的FAD。对呼吸链及其他酶系也进行了一系列工作,为我国酶学及呼吸链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58年以后,参加发起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并负责胰岛素A及B链的拆合,成功解决了胰岛素硫硫键的拆开和重新形成有活性胰岛素这一当时国际上未能解决的难题,为我国首先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作出贡献。在酶学研究等方面也获得突出成果。60年代初,他又回到酶的工作,所确立的蛋白质必需基团的化学修饰和活性丧失的定量关系公式和确定必需基团数的方法已经为国际上广泛接受和采用,并被收入一些教科书和专著,公式及方法分别被称为“邹氏公式”、“邹氏作图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